
三个危机
1、内容风险
内容风险已经不言自明,加上今年国际形势、经济形势比较复杂,内容审核尺度愈加收紧,品牌方在营销内容创作上需要异常小心,以免引来公关危机。
2月底,咪蒙主动注销账号解散团队,导火索便是旗下账号“才华有限青年”的一篇《一个寒门状元之死》引发的争议。另外,上半年不少财经领域的自媒体账号也被封禁,好奇心日报再一次被停止更新。总而言之,内容风险剧增,品牌方需要对出街内容有着更多的把控,建立审核流程。
这也意味着品牌营销的借势需要仔细分析风险,同时品牌间明里暗里的公关战变得更加诛心,公众舆论也变得更不可控。
2、裂变封杀
5月中旬,微信官方发文重申对裂变营销的封杀,6月中旬,微信发出公告打击营销外挂,整个线上教育行业哀鸿遍野。不少人也会发现,使用相关微信自动化工具软件的账号更容易被封号了。
前两年是裂变营销大行其道的日子,但今年的种种迹象都说明,社交裂变的营销红利已经结束了,新玩家想要通过裂变的方式获得高速增长已经非常之难,这也逼迫着品牌方寻找其他的增长方式。
当然,裂变的方法论依然被许多品牌使用着,许多基于微信的营销SAAS系统都有着裂变营销的相关功能,这在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属于诱导转发。对于品牌而言,如果想要继续在微信生态使用裂变增长方法,可能需要注意被投诉举报的相关风险。
3、套路脱敏
对于微信朋友圈营销而言,已经太久没有出现新的玩法形式了,用户也慢慢对老套的营销手法疲倦了;对于抖音短视频而言,短视频套路也出现了一定审美疲劳。总而言之,我们认为用户已经被大量刷屏案例充分教育过了,对目前的营销套路产生审美疲劳,也正是因此我们前段时间才会发文说刷屏时代已经终结。
整个上半年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刷屏级案例,只有年初的《啥是佩奇》,以及最近网易哒哒的《饲养手册》。当然还有共享爸爸、京东电器广告等项目,但很难说是刷屏,显然,用户对营销案例的阈值已经非常高了。